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
短短幾年的時間,直播帶貨猶如一場颶風,席卷了我們的生活,我們的購物方式也發生了轉變,從主動選擇到被動接收。往常我們逛網店,都是自主的選擇自己的要購買的商品,但是看直播買東西,很多時候是被動的,本來不需要的東西,莫名其妙的就買了,直播電商的奇妙之處就在這里。
有人說直播帶貨有點像之前的電視購物,在我看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,之前的電視購物相對于今天的直播帶貨除了賣貨這一點相同外,其它的都不一樣。直播帶貨可以全民參與,操作更加的靈活,形式方面各式各樣,而電視購物則完全不能與之比較。
直播帶貨之所以火爆,本身依賴于龐大的網民基礎,截至今年6月,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.11億,而其中看直播的人數高達6.38億。觀看直播的人數相當于全國總人數的一半,意味著平均兩個人中就有一個觀看過直播。所以,那些頭部電商動不動就幾億、幾十億的銷售額也不足為奇。
很多人借助直播帶貨,收入翻倍,甚至實現了財務自由。確實,人口紅利+直播紅利,改變了一部分人的命運,這是機遇。直播帶貨還在不斷的創造奇跡,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,未來的發展也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。
隨著直播帶貨的發展,其問題也逐漸的暴露出來,直播“翻車”頻頻發生。有些大平臺的主播竟然賣假貨,用真手機的價格賣“假手機”,而且銷量還不錯;明明是不粘鍋,直播煎蛋的時候卻出現了粘鍋的尷尬;明星轉型直播賣酒,賣的竟是假酒,諸如上述的直播“翻車”還有很多,這無疑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,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。
今年5月, 國家七部委聯合發布的《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(試行)將》將“臺前幕后”各類主題納入監管范圍,明確細化“人、貨場”的權責邊界。
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《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》。《意見》中明確了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及各方主體的責任義務,同時要求依法查處產品質量違法、廣告違法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等8項直播帶貨中常見的違法行為。
隨著市場監管的介入,直播帶貨似乎要走上一條正規話的道路。未來的直播帶貨,會越來越順暢,
圖片來源于公開網絡,侵刪